準時化生產方式(Just In Time, JIT)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研究和開始實施的生產管理方式,是一種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降低成本的準則,其含義是: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生產必要數量和完美質量的產品和零部件,以杜絕超量生產,消除無效勞動和浪費,達到用最少的投入實現量大產出的目的。
這種方法可以減少庫存,縮短工時,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準時化生產JIT是二戰以后最重要的生產方式之一。由于它起源于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因而曾被稱為“豐田生產方式”,后來隨著這種生產方式的獨特性和有效性,被越來越廣泛地認識、研究和應用,人們才稱為JIT。
JIT作業方式的主要特點:
1、實現了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直接制約的效果
在“推動式”計劃方式下,各生產環節直接接受生產計劃部門的生產指令,與前后環節無直接的制約關系。而JIT的“拉動式”計劃方式,各環節的生產指令直接由后序下達,后序直接督促前序執行生產指令。如出現生產延遲,各自均應負延誤生產的責任,這樣就形成了環環相扣,環環拉動的鏈,有效地保證了生產進度。
2、實現了生產作業計劃與現場控制的功能合并
在傳統做法中,計劃提前編制,實施中的變化情況需通過現場統計反饋到調度部門,再采取措施調整處理,造成計劃與實施結果的偏離和控制措施的滯后。而“拉動式”方法中,生產指令由后序直接向前序下達,與生產實施的時間差距很小。每一環節在向前序下達生產指令時,可根據本序當前的在制品及進度情況進行調整,相當于將計劃與控制功能合二為一。在制品與進度的最佳控制保證了資金占用最小、交貨最準時、企業信譽最佳,是“拉動式”計劃機制的最大優越性之一。
3、實現了各生產環節的雙重控制
由于JIT方式中,生產計劃部門將粗略生產計劃下達至各生產環節,具體生產指令又靠各環節反向下達。這樣,每個生產環節一方面直接受后序督促,一方面又受生產計劃管理部門的督促。生產計劃管理部門與后序生產環節的雙重控制使生產運行更加順暢。
JIT的四個基本原則?
1、均衡化生產
JIT的基礎之一是均衡化生產,即平均制造產品,使物流在各作業之間、生產線之間、工序之間、工廠之間平衡、均衡地流動。為達到均衡化,在JIT中采用月計劃、日計劃,并根據需求變化及時對計劃進行調整。
2、采用對象專業化布局
JIT提倡采用對象專業化布局,用以減少排隊時間、運輸時間和準備時間,在工廠一級采用基于對象專業化布局,以使各批工件能在各操作間和工作間順利流動,減少通過時間;在流水線和工作中心一級采用微觀對象專業化布局和工作中心形布局,可以減少通過時間。
3、資源合理利用
JIT可以使生產資源合理利用,包括勞動力柔性和設備柔性。當市場需求波動時,要求勞動力資源也作相應調整。如需求量增加不大時,可通過適當調整具有多種技能操作者的操作來完成;當需求量降低時,可采用減少生產班次、解雇臨時工、分配多余的操作工去參加維護和維修設備。這就是勞動力柔性的含義;而設備柔性是指在產品設計時就考慮加工問題,發展多功能設備。
4、全面質量管理
JIT強調全面質量管理,目標是消除不合格品,消除可能引起不合格品的根源,并設法解決問題,JIT中還包含許多有利于提高質量的因素,如批量小、零件很快移到下工序、質量問題可以及早發現等。
JIT準時化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核心和目標:
JIT的基本思想是:
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故又被稱為準時制生產、適時生產方式。
JIT的核心是:
零庫存和快速應對市場變化。
JIT的目標是:
徹底消除無效勞動和浪費。具體要達到以下目標:
(1)廢品量最低(零不良)。JIT要求消除各種引起不合理的原因,在加工過程中每一工序都要求達到最好水平。
(2)庫存量最低(零庫存)。JIT認為,庫存是生產系統設計不合理、生產過程不協調、生產操作不良的證明。
(3)準備時間最短(零切換)。準備時間長短與批量選擇相聯系,如果準備時間趨于零,準備成本也趨于零,就有可能采用極小批量。
(4)生產提前期最短(零停滯)。短的生產提前期與小批量相結合的系統,應變能力強,柔性好。
(5)減少零件搬運,搬運量低(零搬運)。零件送進搬運是非增值操作,如果能使零件和裝配件運送量減小,搬運次數減少,可以節約裝配時間,減少裝配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6)機器損壞低(零故障)。運用全員設備管理使得設備的損壞達到最低,保持設備的高可動率。
(7)事故降低(零事故)。包含人員事故、設備事故、安全事故等。
JIT的目標簡稱為上面的7個零,7個零最終歸結為零浪費。
JIT生產方式要做到用一半的人員和生產周期、一半的場地和產品開發時間、一半的投資和少得多的庫存,生產出品質更高、品種更為豐富的產品。
JIT生產方式考慮的方法是將其看做一個理想的生產方式,不斷地追求零庫存,零庫存可以無限接近,但永遠也達不到。這樣,就可以不斷地降低庫存,對所暴露出的一些問題進行改進。經過如此周而復始的優化,將庫存降到最低水平,降低庫存的手段是減少看板張數。
準時制Just in time(JIT)
準時制(JIT)是在精確測定生產各工藝環節作業效率的前提下按訂單準確的計劃,消除一切無效作業與消費為目標的一種管理模式。 JIT, Just in time,一般譯為準時制生產或準時生產制,是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先進管理模式。隨著它的不斷完善,JIT現在不僅是一種組織生產的新方式,而且是一種旨在消除一切無效勞動與浪費,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管理哲理。just in time 可譯為:精益生產管理。這是一種以客戶需求為拉動,以消滅浪費和不斷改善為核心,使企業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成本和運作效益顯著改善的一種全新的生產管理模式。它的特點是強調客戶對時間和價值的要求,以科學合理的制造體系來組織為客戶帶來增值的生產活動,縮短生產周期,從而顯著提高企業適應市場萬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