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中國上海世博展覽館(上海世博展覽館中國館介紹

來源:www.bigskiesjewellery.com???時間:2022-12-23 20:18???點擊:296??編輯:admin 手機版

1. 上海世博展覽館中國館介紹

中國館由國家館、地區館和港澳臺館三個部分組成。國家館高63米,架空層高33米,架空平臺高9米,上部最大邊長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個立柱外邊距離70.2米,建筑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地區館高13米,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港澳臺館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

2. 上海世博中國館圖片

中國館由國家館、地區館和港澳臺館三個部分組成。國家館高63米,架空層高33米,架空平臺高9米,上部最大邊長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個立柱外邊距離70.2米,建筑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地區館高13米,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港澳臺館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

3. 上海世博展覽館簡介

浦東新區;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現在叫上海世博展覽館(國展路1099號)地鐵7號線或地鐵8號線耀華路站下車,從耀華路站的四號出口出來,往北面(中國館)走,到雪野路左轉(穿過世博軸)是周家渡路,在往北面走,就看到國展路口原來的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現在叫上海世博展覽館(國展路1099號);

交通線路:地鐵線路:8號線、6號線、13號線和7號線均可到達公交路線:314路、787路、815路、610路、786路等公交線路可到駕車線路:場館連接盧浦大橋、南浦大橋、打浦路隧道等過江要道

4. 上海世博館中國館圖片

上海世博會場地位于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沿著上海城區黃浦江兩岸進行布局。由浦西、浦東兩部分組成,總面積共4平方公里,其中場館園區為3.1平方公里,世博村0.3平方公里,其他配套設施占地0.6平方公里.世博園區規劃用地范圍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東部分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為1.35平方公里。圍欄區域(收取門票)范圍約為3.28平方公里。

5. 上海世博會場館中國館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以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表現出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中國文化精神與氣質。

展館的展示以"尋覓"為主線,帶領參觀者行走在"東方足跡"、"尋覓之旅"、"低碳行動"三個展區,在"尋覓"中發現并感悟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世博會結束后,更名為中華藝術宮(位于上海地鐵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

6.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介紹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建筑面積不是46000

中國國家館大約是16公頃,也就是160000平方米。

世博會結束后,改名字為中華藝術宮由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改建而成,于2012年10月1日開館,總建筑面積16.68萬平米,展示面積近7萬平米

7. 上海世博園中國館簡介

展館名稱: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

展館位置:

世博園區A片區,世博軸東側展館主題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

造型亮點:

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

感造型主體

建筑面積:

開工時間:竣工時間:設計士者:

2021年12月18日2021年2月2日,何鏡堂,廣東東莞人中國館之父

8. 介紹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2021上海未舉辦世博會。

上海舉辦世博會是在2010年,中國館全稱為“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

展館主題

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

造型亮點

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

建筑面積

三層,15000平方米

重要展品

鎮館之寶——“秦俑館一號銅車馬”

國寶級名畫《清明上河圖》被藝術地再現,畫中人物還會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巧奪天工地用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了動畫版的《清明上河圖》。

9. 上海世博展覽館中國館介紹圖片

中國館融合了多種中國元素,并用現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煉和構成,國家館的造型還借鑒了夏商周時期鼎器文化的概念。鼎有四足,起支撐作用。

作為國家盛典中的標志性建筑,光有斗拱的造型還不夠,還要傳達出力量感和權威感,這就需要用四組巨柱,像巨型的四腳鼎將中國館架空升起,呈現出挺拔奔放的氣勢,同時又使這個龐大建筑擺脫了壓抑感。這四組巨柱將上部展廳托起,形成21米凈高的巨構空間,給人一種“振奮”的視覺效果,而挑出前傾的斗拱又能傳達出一種“力量”的感覺。

10. 上海世博園中國館介紹

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地位于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沿著上海城區黃浦江兩岸進行布局。世博園區規劃用地范圍為5.28平方公里,園內分為5大場館群組成,分別是獨立館群、聯合館群、企業館群、主題館群和中國館。

舉世矚目的2010世博會已在上海召開,這次世博會吸引了近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預計客流高達7000萬人次。

世博會起源于中世紀商人的集會,而今天的世博會除了商業的交流,更是科技、文化、民族的交流與溝通,是一個展示自己,了解世界的舞臺。是對當時社會文明和智慧的一種記錄,以及對未來的前瞻。

上海世博園在上海浦江兩岸的5.4平方公里世博園區內,世博園五大場館群分別為獨立館群、聯合館群、企業館群、主題館群和中國館群。其中獨立館的建筑群將集中在黃浦江邊,每棟建筑由一個國家出資建設,展示該國的科技成果;聯合館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將由一些國家聯合建造;另外一些建筑將由中國出資建造,屆時租賃給參展國使用;企業館建筑群將成為國際參展商參展場所。

在展示內容上,法國館將展出由梵高、米勒、塞尚、羅丹等大師創作的藝術珍品。丹麥館內,首次出國的丹麥國寶“小美人魚”將與觀眾親密接觸。意大利館將以特色美食展示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巴西館將展現足球的魅力和桑巴舞的熱情。

在文藝節目中既有多明戈、安德烈·波切利、艾芙拉等國際巨星的經典演唱會,也有世界名校大聯歡、“全球青年創新之旅”等時尚互動表演。既有專門為上海世博會量身打造的原創節目,比如濃縮全球城市時空變幻的主題秀《城市之窗》;也有經久不衰、蜚聲中外的流行節目,比如加拿大太陽馬戲、黎巴嫩舞蹈《一千零一夜》等等。

科技和環保是每屆世博會的重點,德國館內有一個巨大的金屬球,內設感應裝置,能對人群的動作及呼聲做出回應;以色列館將展示一種微型的膠囊,通過“人體漫游”的方式完成一次無痛苦的身體檢查;意大利館的外墻,可變幻透明度,還能隨時感知建筑內外部的溫度和濕度。

設計理念

2010年上海世博會確立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并提出了三大和諧的中心理念,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歷史與未來的和諧”。而其中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為“人、城、自然”三者共存。來自同濟大學的建筑與城市規劃專家在對世博園的規劃設計中進行了初步嘗試,把綠色和智能建筑技術作為基礎技術平臺。設計者們希望通過這個嘗試,獲得更有效的綠色環境的建構模式,并為綠色和智能建筑技術的發展開拓更廣闊的領域。

越來越多的人走入大自然,盡情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愉悅,人們更加重視生活區的綠化環境,喜歡充滿勃勃生機的城市公園,樂于光顧宜人的街頭綠地。

上海世博園夜景

人們的這種需求為城市規劃和設計專家們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課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成功則為專家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探索和實踐機會。

這種“快樂生態”的根本目標是構造一個良性循環,始于人對自然生態環境存在心理需求和精神依存,以環境塑造為途徑, [設計理念1] 促進生態實踐的參與,加強生態意識,增長環保知識,強化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視和依賴??鞓飞鷳B設計的4個主題是:運動、娛樂、教育、觀賞。

場景構筑根據行為主體的不同分為三大類:動態,互動,靜態。動態場景以人為主動體,環境為被動體,人的活動為場景構筑的中心內容。靜態場景以環境為主動體,人為被動體,環境要素的展示為場景構筑的中心內容。

在世博園的規劃設計中,貫徹了以下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資源經濟和較低費用原則;全壽命設計原則;宜人性設計原則;靈活性原則;傳統特色與現代技術相統一的原則;建筑理論與環境科學相融合的原則。采用的綠色建筑技術主要包括綠色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利用、地熱利用、中水利用、綠色建材、節水節能設備、立體綠化等方面的高新技術。

館群介紹

在上海黃浦江兩岸的5.4平方公里世博園區內,其中浦東部分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為1.35平方公里。圍欄區域(收取門票)范圍約為3.28平方公里。

世博園分為5大場館群,分別為獨立館群、聯合館群、企業館群、主題館群和中國館群。其中,獨立館的建筑群將集中在黃浦江邊,每棟建筑物由一個國家出資建設,用于展示該國的科技成果;聯合館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將由一些國家聯合建造;另外一些建筑將由我國出資建造,屆時租賃給參展國使用;企業館建筑群將成為國際參展商參展場所。

上海世博會場館

世博軸

世博軸作為上海世博會上最大的單體建筑,長約1045米,寬約130米,總建筑面積超過25萬平方米。由地上兩層、地下兩層組成,地下空間建筑面積啊約19萬平方千米,是園區內的地標型建筑之一。

頂棚三大特色

一是展開面積約達7萬平方千米,二是采用索膜結構,三是單片膜面積為1800平方米,這些創舉在世界建筑史上獨樹一幟。

功能和特征

一是交通樞紐功能,它連接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四大永久性場館以及軌道交通7號線和8號線,是園區的主出人口和中央人行立體交通樞紐。

保留建筑之一——世博文化中心

二是讓陽光灑入地下,“陽光谷”采用了全新的建筑形式,6個巨型圓錐狀“陽光谷”將陽光自然引入地下,既節省了人工照明帶來的能源消耗,又提供了地下的空氣質量,同時還能為安檢排隊等候的人流提供足夠舒適的空間

三是生態技術支持功能需求,大幅度采用環保節能新技術,理由地源熱泵,雨水收集等,將雨水儲存地下室底板,經過處理既可以灌溉,又能有效節約水資源.

園內規劃

保留建筑

園內保留歷史建筑和工業遺產建筑

根據規劃,在世博園區紅線規劃范圍內,除建大量新式建筑外,近20%的老建筑將予以保護保留;200萬平方米的總建筑面積中,老建筑再利用面積為38萬平方米。其中包括上海開埠后建造的優秀老民居和見證中國工業發展進程的工業遺產。它們經改建后主要用于展館、管理辦公樓、臨江餐館、博物館等。此舉既是為大幅度降低建設費用,也想借此完成從工業廠房到博覽業之間的轉換。而令海內外最為關心的江南造船廠,將在世博會后再度“變身”,改建成中國近代工業博物館群,作為上海城市的一個新亮點,被永久保留。

保留建筑之一——世博軸

上海世博會上的這個首創,已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們的肯定。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介紹說,上海世博會利用、保護和后續的歷史建筑和工業遺產建筑面積,是1851年首屆世博會舉辦以來最大的。專家們認為,這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在保護工業文化遺產方面作出示范。

生態規劃

快樂生態的根本目標是構造一個良性循環,始于人對自然生態環境存在心理需求和精神依存,以環境塑造為途徑,促進生態實踐的參與,加強生態意識,增長環保知識,強化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重視和依賴??鞓飞鷳B設計的四個主題是:運動、娛樂、教育、觀賞。

2010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空間框架由“一環、兩園、五帶和多點”組成?!吧鷳B意識環”是一條全景式生態環帶。此環帶意在構筑異質性的原生態環境,囊括盡可能多的生態要素,還原自然環境的初始狀態。兩園為“世博增綠園”和“生態教育園”?!笆啦┰鼍G園”是一個立體式的世博公園,以生態文化和藝術為核心,展示人文化的生態環境;“生態教育園”是一個包括生態知識、相關技術成果展示和參與性活動的園區?!拔鍘А敝?,“生態參與帶”是一條參與生態演變、發展過程的互動式步行道;“波浪游步帶”即立體動態式游憩步行道,結合水體的高程變化上下起伏,又隨岸線的變化曲折延展,創造人與自然共存亡共發展的意境。

綠色建筑

上海世博園規劃的快樂生態理念是建立在綠色建筑技術為主體的技術平臺上,通過建筑技術上的革新來達成理念的實現,最終實現和諧社會的根本目標。

在世博園的規劃設計中,貫徹了以下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資源經濟和較低費用原則;全壽命設計原則;宜人性設計原則;靈活性原則;傳統特色與現代技術相統一的原則;建筑理論與環境科學相融合的原則。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mm1313午夜视频在线观看